慢性肾病的相关检查

发布时间: 2017-01-18 14:34; 阅读次数:1206

    CKD的危害非常大,一定要做好CKD的预防。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,因此,早期的化验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。要想做到早期检查,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筛查。即使没有症状,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、肾功能等。如果已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、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(根据病情);如果已经有某些症状,则应当及时尽早去医院做较全面的检查。
(一)尿液的检查
     1.尿常规 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、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检查。部分肾脏患者没有典型症状,常延误诊断及治疗,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被忽略了的潜在的肾脏疾病。
     2.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,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。该项检查比尿常规中的尿蛋白检查更为准确,因而能更好地反映病情。
     3.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该项检查能灵敏地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,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。对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炎等患者,应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,以便尽早发现肾脏损害。
(二)血液的检查
     1.血清肌酐 血肌酐能较准确地反映肾实质受损的情况,但并非敏感指标。意思就是说,因为人体肾脏代偿能力强,当肾脏损伤较轻时,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,血肌酐也可正常。当真正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头晕时,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,此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。
     2.血清尿素氮 尿素氮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与血肌酐同,但受饮食影响比较大,因此如果仅尿素氮浓度增高,建议素食3天后复查,以排除饮食干扰。
     3.血清胱抑素C 胱抑素C增高,能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,且不受饮食影响。
(三)犅超检查
     可以了解肾脏大小、形态、有无结石、肿瘤、囊肿、肾盂积水、尿路梗阻、先天畸形等病变。
(四)肾图和肾动态显像
     了解左右两肾各自的肾脏血流量、肾小球滤过功能、肾脏排泄功能,以及提示有无肾动脉狭窄等。
(五)静脉肾盂造影
     观察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,了解尿路的病变特点和性质。它不但可显示尿路的形态,还可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。因此,凡需了解泌尿系统器官功能、形态、位置、通畅情况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者,均适用该项检查。
(六)肾脏犆犜和磁共振成像
     CT和核磁共振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、结石。同时可确定肾脏病变的部位、性质或有无先天性发育异常。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、肾结核、肾囊肿等。磁共振分辨率更高,对人体损害极轻,这是它的主要优点。